茯苓采收期的確定,發現窖頂土龜裂,說明地下茯苓正在生長,用土將裂縫填好,經過一段時間不再裂縫,說明地下茯苓已成熟即可挖窖采收;不同栽培方法茯苓采收期不同,應隨熟隨采。
采收后先將鮮茯苓除去砂土,置于鋪好稻草上,大個的鋪放2層,小個的鋪放3層。稻草與茯苓相間逐層鋪放,最上層鋪蓋稻草,四周也用稻草封嚴,使其發汗。
第一個星期每天取出茯苓擦其表皮水珠,再堆置發汗;
第二個星期每2-3天翻動一次。當茯苓表皮長出白色絨毛狀菌絲時,取出擦干凈,表皮呈皺縮黑褐色,置涼爽干燥處陰干,即為成品“個苓”;用刀剝下的黑色外皮稱“茯苓皮”。
將茯苓切成塊片,皮下赤紅色的部分稱“赤茯苓”;菌核內部由色、細致、堅實的部分稱“白茯苓”;白茯苓中心有一木心稱“茯神木”。
不同規格的商品分別加工曬干。每窖的產量約10公斤左右。